找到相关内容1314篇,用时8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想改变命运,三思而后行是最重要的 ——黄泰

    普通人的一生都是受到业缘牵引的,世俗所谓命运是也。然而命运又绝非完全不可变更,要减少不良业缘的牵引,凡事就必须三思而后行。能够三思而后行的人,绝不会永远为命运主宰,而终究能成命运的主人。但...没必要太高兴;面对不幸,也不用太悲痛,这就像一场戏一样,其实早就排好了,现在该怎么演出就怎么演出。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凡事三思而后行的话,命运也就真的可以改变了。所谓的业缘,并非从来如此,也不是老天爷给你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5975713.html
  • 科学——恩物耶、荼毒耶

    科技的引诱力比甚么都强。很多人明知道科学有问题,但仍然拥护赞叹科学。在这世界上,有利就有害;凡事有多大利益,便有相等的害处。    且看,癌症弥漫全球,此乃因为日新月异的科学发明,产生了种种毒素而污染...,有成就有败。凡事都是相对法,不是绝对法。   ...

    宣化上人开示

    |科学|宣化上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2125495350.html
  • 问:怎样自悟修行?

    我们对于世上的知识、财富、爱情等等,总是期望别人能教导我们、成全我们、爱护我们,乃至于觉悟成佛都希望别人帮忙。但就禅宗而言,世间上的一切事情,求人不如求己,凡事靠自己才是根本可行之道。过去,...不动?观照自己能否把持自己?凡事要多多反求诸己,宽以待人。 要自我更新,不断净化:自己的心要不断的更新,不断的净化。我们的烦恼虽多,但今天除烦恼,明天除烦恼,八万四千烦恼总有消除的一天。 要自我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491177435.html
  • 人为什么烦恼

    。也有人因为小事看不开,钻牛角尖,自然“烦恼绵绵无绝期”。因此,凡事多往正面看,能够看得开、看得透,能对一切吉凶抱著超然洒脱的态度,就不会自寻烦恼。 四、烦恼出于太自私:人之所以会有烦恼痛苦,皆因有“我”;“我”是烦恼的根源,“我爱”、“我要”、“我欢喜”,凡事只想到“我”的需要,就容易与人对立、冲突,因此我多则苦多,我少则苦少。所以,一个人起心动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于人,就会活得轻松踏实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00478999.html
  • 留一条缝隙

    。假若事事工于算计,利益当头,互不相让,凡事追求“美满”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岂能不紧张、不裂变?同样,一个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,岂能不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了形态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留一条缝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3083716019.html
  • 割草男孩的故事

    什么还要打这电话?”  男孩说:“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!”  寓意: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的评价,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。不要萧规曹随,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,多问几个为什么? 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1/19573517296.html
  • 聪明的男孩

    这个男孩懂得凡事不能只靠自己的力量,学会适时地去依靠别人,这是一种谦卑,更是一种聪明…… 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1/19581617305.html
  • 马紫灵副教授“演讲技巧讲座”昨晚在南普陀寺讲堂举行

    、体态”等方面多加注意;接着马教授为学僧们传授自己多年的演讲经验,认为作为一名演讲者,必须凡事提前做好准备,其中包括个人形象、手势、表情的提前设计,以及演讲场地的熟悉等等。随后,在与学僧们的相互交流中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讲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10/08455718415.html
  • 香港正觉莲社佛教正觉中学参访香港佛香讲堂

      3月15日,香港正觉莲社佛教正觉中学约二百位师生,到佛香讲堂参访,并学习寺院的修行生活。讲堂为此特别安排一系列课程,如:觉毓法师之「佛学知多少」、妙浩法师之「禅修静心」及陈敏怡之「小沙弥看世界」等课程,以电影互动之教学形式,让学生从中体会人生的真理,法师叮嘱学生凡事要向光明的一面去看,才能发挥生命的光彩。为了让学生认识佛教的基本礼仪、修持等常识,午斋采取过堂方式进行,并由妙阅法师解释「...

    佚名

    |参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06595421395.html
  • 请客不小气也不浪费

         中国人很怕被别人批评为小气,总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慷慨,例如请客的时候,明明准备五道菜就可以吃饱了,却一定要准备十二道菜,仿佛这样才不算小气;结果经常是菜多到吃不完,造成浪费。   所以请客的时候,要配合客人的身分,考虑自己的身分、财力。虽然不要太吝啬、太寒酸,但也不要过分浪费。    凡事一定要掌握“恰到好处”这个原则,过与不及都不好,因为不及是“吝啬”,过分则是“浪费”,如果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沟通|节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0095629367.html